您的位置:首页 > 法院专栏 >
前锋区:拒付高中学费致父子反目,法官这样调解
www.qf.guanganpeace.gov.cn 】 【 2025-10-24 16:17:36 】 【 来源:法治四川

  “刘法官,真是太谢谢您了!要是没有您帮忙,我家孩子这么小就要早早踏入社会,将来的日子我真不敢往下想……”

  

  在广安市前锋区法院经开区法庭,张丽(化名)从法官手中接过起诉材料时的一番话,道尽了这起抚养费纠纷圆满化解后的释然与欣慰。

  

  张丽与李力(化名)原系夫妻,二人离婚后,儿子小李由父亲李力抚养。2025年6月,小李初中毕业并顺利被某高中录取,但李力却拒绝支付其高中阶段的学费及生活费等,还时常训斥小李。母亲张丽得知情况后,立即带小李前往录取高中完成报名并缴纳学费。

  

  此后,双方就孩子的求学问题多次协商均无结果,张丽作为小李的法定代理人,遂将李力起诉至前锋区法院,要求李力支付小李上学期间每月1500元抚养费、放假期间每月600元生活费,直至小李年满18周岁。

  

  “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来法院起诉,孩子天天在家被他爸骂得抬不起头。”张丽红着眼眶,语气里满是无可奈何,“希望你们能够帮我劝解下孩子父亲吧,要是真让两父子变成原告和被告,孩子心里该多难受......"

  

  承办法官认真倾听了张丽的诉求,没有直接将案件推入诉讼程序。他深知这场抚养费纠纷的特殊性——既要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,更要避免矛盾激化影响孩子成长。

  

  承办法官第一时间拨通了李力的电话,在电话里他并没急着下判断,而是安安静静听李力说出自己的想法,等李力把心里的诉求和顾虑全说透了,才顺着对方的话茬梳理,很快就精准抓住了双方矛盾的关键症结。

  

  “这娃儿在家就知道玩手机,作业也不写!” 他嗓门渐渐拔高,语气里满是火气,“这次中考成绩那么差,连重点线的边都摸不到。考上的那所高中,每年能考上大学的没几个,读了也是白读,纯粹浪费钱!”

  

  他越说越激动,“我每天累死累活赚钱,他倒好,一点不省心,我凭什么还要给他交学费......”

  

  沟通中,承办法官慢慢摸清了李力的想法,他不光觉得孩子读书“没前途”,还认为孩子母亲张丽是故意跟自己对着干,才坚持要送孩子上高中。因为这两层心思拧在一起,他心里的火气更顺不过来,也就更不愿意掏这笔学费。

  

  “李力,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,孩子成绩不理想,你心里着急和失望都可以理解。咱们可以先冷静下来,好好聊聊孩子上学这件事?”

  

  等李力情绪稍缓,承办法官继续说道,“《民法典》里明确规定了,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。这义务跟孩子成绩好坏没关系,哪怕孩子现在成绩暂时落后,你作为父亲,也得保障他接受高中教育的权利。”

  

  “可他自己都不想学!”李力不服气地反驳。

  

  承办法官顺着话茬继续劝导李力,先点出他与孩子沟通中的问题——并未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,只看到了表面的“不想学”。承办法官随即给出了具体建议:“我们不妨换个方式,别一见面就提成绩。先问问他在学校跟同学处得怎么样,有没有遇到啥难事儿,慢慢帮他把信心拾起来。这比单纯训斥他有效得多。”

  

  在后续几次调解中,承办法官针对李力不当的教育方式做了针对性指导,随着李力慢慢尝试这些方法,他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氛围逐渐消散,父子关系也一点点缓和下来。

  

  与此同时,承办法官也多次与张丽沟通。他先肯定了张丽为孩子争取权益的用心,随后建议她在孩子成长中发挥更多调和作用,一家人只有把关系缓和了,才能给孩子稳定的成长环境。

  

  “法官您放心,我肯定配合,只要能让孩子好好上学就行。”张丽连忙答应。

  

  在多番沟通释法说理与情感疏导下,李力的抵触情绪渐渐消散,最终主动作出承诺:会继续承担起抚养儿子小李的责任,全力将孩子抚养长大。

  

  这起抚养费纠纷的化解,跳出了“庭审对抗”的传统路径,省去了漫长的诉讼流程,切实守住了孩子的求学路,更以司法的温情修复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结。( 李玉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)


编辑:满新液
前锋区长安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