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三大建设 > 法治建设 >
前锋区:让法律“热”在群众间
www.qf.guanganpeace.gov.cn 】 【 2022-12-14 10:07:40 】 【 来源:广安日报

  刘和谦


  最近的距离


  在我看来,人民法庭离群众近,是因为法庭干警本身就是群众的一部分。


  进入人民法庭的第一年,一次特殊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法庭与群众之间的距离……


  2007年我刚进入法院,在离县城最远的人民法庭担任书记员,因为离家较远,工作期间一直值守在法庭。


  2008年5月12日,突然响起了一阵轰隆隆的声音,伴随着地面剧烈震动,房顶电灯来回晃动,桌面物品掉落在地……我跟着大家离开办公室,来到街上,周边的群众都从家里涌出。稍后,我就从新闻中得知,原来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。


  夜晚,为了避免次生灾害造成人身财产损失,我们和小镇上的居民全都来到街边“打地铺”。我们和许多居民“睡在一起”,居民们不断向我们询问是怎么回事,可不可以回家清理震倒了的柜子、电器。大家都带着焦虑和茫然。当时的前辈带着我一起协助安置周边居民、回答疑问、安抚情绪,让我对“人民法庭扎根群众,服务群众”的理念有了最直观的感受。


  有了这段难忘的经历,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,我没有再迷茫、无助,而是以党员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,为群众筑起生命安全防线。我知道,人民需要我的时候,就是我应当有所作为的时候。


  最快的速度


  如果我是当事人,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?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。


  一次经历让我认识到,法律最终需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,要站在群众的立场去考虑问题。


  2014年,我被任命为审判员不久,在前锋区人民法院观阁法庭开展工作。


  一天,一个憔悴的中年人焦急地来到法庭,略带哭腔地向我倾诉遭遇。原来,他的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,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成为植物人。为了给儿子治病,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,不得不通过诉讼请求赔偿。


  随后几天,我走访当地基层组织,询问鉴定机构,到重庆医院实地查看病人情况……在完成必要的程序后,依法进行了判决。


  拿到判决书,这位中年人感动无比,他说:“我们家在重庆,离你们法院这么远,我想的是怎么也要等上一段时间,没想到就这么几天,你们就给出了判决,真是太感谢了!”


  看着他拿到判决书后舒展的神情,我感受到了他的兴奋,数天加班的奔波疲惫好像也在这种心情中得到消解。


  在那之后,我又陆陆续续地办理了许多案件。为了切实解决问题、及时回应群众诉求,我坚持走访调查、耐心倾听,让司法服务体现更多以人为本的温情关怀。


  最大的责任


  有时候,案件争议看似是为了经济利益,实则更多的是当事人希望得到一个公正的判决。


  近年来,我先后在多个人民法庭担任负责人,随着办理案件的逐渐增多,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,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。


  2021年,我办理了一个赡养纠纷案件,双方存在很大分歧。作为被告的儿子,坚持认为其母亲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过于溺爱,使得自己的儿子一直没有较好地成长,并且认为母亲之所以要主张赡养,也是为了供孙子继续享乐。带着这样的想法和情绪,母子之间冲突激烈,甚至当面发生争吵。


  因双方分歧较大,经过调解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,我依照相关法律作出裁判。


  由于被告对裁判结果非常不理解,我进行了详细的判后答疑,并告诉他,其母亲作为原告,帮助他抚养子女,原本不是其母亲的法律义务,而是出于母子感情,为了减轻他的压力。至于其儿子能否有较好的成长,能否取得超出多数人的成绩,影响的因素较多,不应该将责任完全归结于原告。


  经过反复释法说理,被告的态度发生了改变。收到判决书后,按照判决履行了赡养义务。


  人民法庭经常受理赡养纠纷案件,部分案件即使经过基层组织、人民法院的多次调解,双方隔阂仍然一时难以解开。这种情况下,往往需要及时作出裁判,并做好判后答疑。在我工作的人民法庭,通过“及时裁判+判后答疑”方式办理的赡养纠纷案件,无一上诉。


  此外,巡回审判、以案释法、案件回访、普法宣传,也是人民法庭工作的重要内容。通过努力,当事人往往都能接受判决结果,自动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,也能让存在类似问题的家庭有参考依据,从源头上减少纠纷。


  “你办的其实不是案子,而是别人的人生。”我经常这样对自己说,人民法庭的案件标的小、法律关系简单,看似是一些“小案子”,但却直接关系着一个或几个家庭的和谐。用心用情用力办好这些案件,才能收获大幸福,赢得大民心。


编辑:满新液
前锋区长安网版权所有